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Jenn

荷蘭大學與自帶獎學金的中國籍博士生

已更新:2023年7月8日

中國政府支持優秀學生出國讀博士的獎學金計畫,由來已久。在過去十幾年間,荷蘭的大學多半是以天降餡餅的太多來對待這些自帶糧草的年輕中國學者。


然而這幾年中國獎學金在荷蘭也產生了許多爭議。一方面有人質疑中國方的遴選制度並不利於真正的學術自由,中國的黨國體制實際上偏愛某一小部分的群體人。


另一方面較少人發聲,但十分嚴重的問題是,有些不良荷蘭教授收了免費的中國博士生之後,便把他們當作好用免費的奴僕,但並不提供合適的指導和栽培,獎學金年限一到,居留期限也自然過期,隨便一腳踢開也無人問責荷蘭教授。


這些中國獎學金博士留學生他們在荷蘭學術金字塔的最底層,獎學金幾乎僅略高於當地基礎工資(目前就我所知是每月1300歐元);雖然獎學金免繳所得稅,但同時也無法加入社會安全網絡,更不要提荷蘭政府的社會福利。


想離開中國來荷蘭讀讀博士的,多半是有著學術夢的年輕人。科研之餘往往也沒有辦理花時間學習荷蘭語,真正與荷蘭社會互動並且爭取自己的權益。


目前荷蘭大學對於和中國學界合作,開始有些異聲。許多中國博士生也感受到無形的歧視。


我個人雖然不是中國博士生,但這些年接觸不少中國博士生朋友;我的個人觀察是,荷蘭的大學並不是法學專業的中國博士生的一個好選擇。在博士選題的時候,荷蘭教授往往不分青紅皂白,不顧個人志趣,便希望加入「比較中國」的元素在博士研究之中。


此外,荷蘭大學法學院提供學術英語的免費資源也不是很多。要真正養成一個能走上國際學術舞台的博士,全靠博士生本人自己,許多荷蘭博導只出個搭便車的美名,並且把中國免費博士生當作為了可能的搖錢樹。


我真心覺得中國獎學金博士生不需要把自己看得如此卑微,並且迎合這個充滿隱形種族歧視的社會。荷蘭的社會氛圍既然已經有疑中的看法,實際上來荷蘭學界教授也無法提供向世界學術舞台的培養資源,還不如換個思路,用這個學術的第一桶金選擇一個真正歡迎自己的地方留學。


同樣的道理,其實也適用於台灣的公費留學生。荷蘭社會目前並沒有反台灣的聲音,但不自願作奴隸,做一個自由的人才是做出好研究的最大前提。










6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